智能车轮胎研究
卓大您好:
智能车竞赛一直以来采用三人组或五人组的形式,但随着“飞跃雷区”这一新赛道的出现,我们认为或许也可以尝试一些新的团队配置。四人组的设置,或许能同时兼顾三人组的紧凑高效与五人组的分工全面,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创新方向。
我们想提出一个小建议:能否考虑将“飞跃雷区”组别设定为四人组?
我们认为这不仅是人数上的调整,更可能成为竞赛机制上的一个创新点。
“飞跃雷区”以信标为核心,结合无人机与地面小车的空地协同任务,整体设计非常有探索性,也让我们看到智能车竞赛向多平台协作方向发展的趋势。相比以往的单车任务,这类空地联动对团队的沟通、分工与系统协同要求更高。
在了解赛题的过程中,大家普遍觉得三人组人手略显紧张,往往需要一人同时负责多个模块,精力容易分散、效率难以兼顾。三人组中,几个人需要兼顾感知、通信、控制和调试等多个环节,很难在每个环节深入打磨。
而五人组像“多个和尚挑水,容易互相踩脚”,可能出现分工重叠、协调成本上升的情况:核心成员承担主要调试任务,其他成员可能被安排去做辅助工作,甚至兼顾其他比赛项目,导致团队整体对关键环节的掌控力下降。这样的分工方式容易影响智能车整体含金量,也不完全符合智能车竞赛提倡的团队全面技术能力提升理念。
四人组的配置在这类任务中可能是一个理想的平衡点:既能覆盖空中、地面、信号协同、硬件设计和整体调试等核心环节,又能保持团队结构紧凑、分工清晰。
它能更好体现信标联动的协作特性,也能作为竞赛在“多平台协同组别”上的一次有意义的制度创新。
这只是我们在了解赛题后的思考,希望能为后续赛制设计提供一点参考。非常感谢您和组委会在每年赛题上的投入与创新,也期待在“飞跃雷区”这样的新组别中看到更多突破。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Even-lwx的博客!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