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及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之我见》
《形势与政策期末报告》
学院: | 自动化学院 |
班级: | 24063113 |
姓名: | 李文轩 |
学号: | 24062022 |
任课老师: | 张卫洪 任蔚青 |
日期: | 2024.12.25 |
杭电及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之我见
一、 杭电在大众认知中的现状
当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杭电是”三个字时,出现的提示搜索内容如“杭电是什么档次的学校”“杭电是双一流大学吗”“杭电是 985 还是 211 大学”“杭电是一本还是二本”等问题,这充分反映了在大数据背景下,大部分人对杭电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杭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985、211 高校,也不是双一流大学,这使得其在一些考生和家长的眼中,在高校选择的优先级上可能会有所降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杭电没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接着,在视频平台搜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首先弹出的是官号,其次是本校同学发布的一些视频,但并未找到对于杭电评价的相关视频。相比之下,在搜索其他一些省内院校时,关于“是什么样的学校”这个话题的视频讨论明显多于杭电。这不禁让人思考,是杭电的热度不高吗?其实,这可能与杭电的宣传力度、专业特色的传播方式等因素有关。杭电在某些领域具有很强的实力,但这些优势可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传播,导致大众对其了解不够全面。
二、我眼中的杭电
基于几个月的学习和生活,我对杭电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杭电,学生可以接收到先进的思想和认识。学校在自动化、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计算机等领域表现强势。这些专业领域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还与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密不可分。例如,在自动化领域,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合作开展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同时,学校还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讲学,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然而,或许是被这些工科专业的强势笼罩了,其他学科的优势并没有这么明显地显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学校的综合发展和整体声誉。学校应该在保持工科优势的同时,加大对其他学科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以实现学科的均衡发展。
以一个假设结束对杭电的思考:如果让目前的我为一位今年的高三毕业学生推荐一所在杭电分数段内的一所学校,若是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我必然会选择杭电。这些专业在杭电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实践机会。学生在这些专业中能够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若是相对难就业的一些专业,我的第一选择或许就并不是杭电了。这并不是说杭电的这些专业不好,而是在就业市场上,这些专业可能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杭电在市场或许并没有这么的受欢迎。
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历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范围首次出现是在 1998 年,而在杭电,这个专业首次招生是在 2018 年,也是我初一的那年。杭电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 2018 年的这一届智科班级更是为学校带来了一次“出圈”的机会。正如当年杭电的推文中陈廷轩所言:“我们这个班太卷了!有人 ACM 竞赛拿奖,有人发好几篇 sci 论文,很多在其他班能拿一等奖学金的成绩,在我们班三等奖学金都拿不到。”这充分体现了该班级学生的优秀和努力。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以这个班的成就评价这个专业。一个专业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个人努力,还与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等因素密切相关。
智能科学与技术在百度百科中是归于计算机大类的,并且在其他一些学校中也是属于计算学院。但是在杭电,这个专业属于自动化(人工智能)学院。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这一点确实让我比较诧异。但随着来到杭电,我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原因。杭电自动化学院拥有强大的实力,能够支撑起该学科的建设。学院有资源分配到专业中,这取决于学校实情与学校的发展史。杭电在自动化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和科研团队。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在自动化学院,可以充分利用学院的资源和优势,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四、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方向与实践
在仔细查看了杭电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后,我大致总结出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几大学习方向并了解了这些方向的具体内容。
首先是计算机视觉与医学相关的领域,这一点在导师制的讲座中也明显体现。计算机视觉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医学影像分析、智能交通、安防监控等。在医学领域,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用于疾病诊断、手术辅助、医疗影像分析等方面,为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杭电在这个方向上拥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通过导师制的讲座和实践项目,让学生了解到这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前景。
第二是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相关领域。关于这一部分,我并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价值观念。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应用涵盖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神经网络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模拟人脑的神经元结构和工作原理,实现对数据的学习和预测。杭电在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领域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第三是嵌入式系统,这个方向在我看来是比较成熟的一条赛道。作为传统自动化的大方向,我也通过了科协的一些竞赛得到较多的了解,如智能车、机器人等竞赛都是与嵌入式系统相关的竞赛。我目前也接着学习单片机的机会参加相关的一些竞赛,如尝试与同学组团参加挑战杯的比赛,着手做一些单片机的小项目。我认为单片机的学习是我从开学以来到现在与课程学习并行的主旋律。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将计算机技术与特定应用领域相结合的技术,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杭电在嵌入式系统方向上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资源,通过竞赛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发展前景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依旧是偏向传统的自动化领域,还是新鲜的人工智能,这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结论。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既可以在传统的自动化领域找到工作,如工业控制、智能制造等领域,也可以在新兴的人工智能领域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然而,无论是哪个领域,都需要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和你的兴趣是否相同”这个问题,我的答复是,这个提问还是太宽泛了。我只能说建立在这个专业的基础上去寻找一个与专业相关的并且是自己相对最感兴趣的方向,然后向这个方向钻研。让一个专业来匹配人的兴趣一定没有让人的兴趣向专业靠拢来得容易实现。目前的我只是在各个方向做出尝试,同时先找到一个比较稳妥的方向学习。
对于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我或许是比较迷茫的,有可能是有比较清晰认知的。学着自动化相关的理论,又抓着人工智能的潮头,我们的知识覆盖面太广了,缺乏了作为一个专业应有的厚度。若要我做出一个猜测,难道这就是学院推行导师制和竞赛的原因?学院通过推行导师制,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和前沿技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参加竞赛,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于目前的我而言,我参加了智能车竞赛的实验室,同时加入导师组和几位大二的同学准备科技立项,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技术和素养,为以后做好铺垫。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目前看来本科就业,就“好”业是比较困难的,既需要实力又不能缺乏机遇。而准备考研或许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首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可能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一方面,本科阶段的学习可能无法满足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很多学生选择考研,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六、《形式与政策》课程的启示
《形式与政策》这门课在我看来是大到在分析国家大事,世界局势的一门课,同时也是在分析自己所处的局势的形式,然后找到对应的政策做出改变。借着这次写报告的过程,我对于自己的局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关注国家大事和世界局势,还要关注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局势。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局势,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政策。
报告格式
报告要求:
本次作业的目标是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杭电在浙江省的地位、了解杭电的历史,并对杭电有清晰的认识。通过撰写杭电和专业报告,大家可以系统地了解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和这门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前景,以及对本专业的看法,更好地把握专业动态。
报告格式:
- 字数要求:2000字左右。
- 报告应结构清晰,内容完整,每个部分应有明确的小标题。
评分标准:
- 内容完整性(40%): 各部分是否完整,是否深入分析杭电的状况和自己的专业前景中的各个方面。
- 逻辑清晰度(30%): 报告结构是否清晰,思路是否连贯。
- 自我评估的准确性与真实性(20%): 自我评估部分是否真实反映了个人情况,对杭电和专业的看法是否真实。
- 报告格式与语言表达(10%): 报告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简洁流畅。
报告内容:
请大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撰写一份完整的有关杭电和自身专业的报告,要求内容详实、结构清晰,每个部分都应体现出你对杭电现状和专业前景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1.杭电的状况
- 进行对杭电的历史的调查,可以通过查阅杭电的官网和杭电自动化的官网来了解杭电。
- 对杭电现状的分析,明确杭电在浙江省的地位,杭电的优势和特色。
- 结合自我认知,谈谈自己对杭电的认识。
- 专业探索
- 了解自动化学院在杭电的发展历史,和自己的专业在杭电的历史。
- 充分掌握自己专业的培养方案,明确自己将来能在专业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毕业需要的学分。
- 调查自己专业的前景和地位,以及目前这个专业的就业形势。
- 对专业的态度
- 在这一部分,通过对以上两部分的了解,判断自己是否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和对这个专业的看法。
- 行动计划
- 根据对杭电和专业的状况,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涵盖学术学习、实践经验积累、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内容。
- 详细列出未来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社会实践、实习安排等。
- 描述你想要找到的工作岗位,并在大学期间要掌握的技术。
- 结论
- 总结报告中的关键点,展望未来学业生涯,并反思你在对杭电和自己专业探索过程中的收获。
- 提出未来需要改进或继续发展的方面。
通过完成这份有关杭电和专业的报告,希望大家能对杭电和自己的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并通过规划和行动为学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Even-lwx的博客!
评论